本报郑州1月11日电(记者崔志坚通讯员郑阳、宇虹)河南省沁阳市在文化下乡活动中,着力构建一支不离乡村的文化队伍,全市已建成280多个文化活动点,12个乡镇“小康文化中心”,180多个专业、业余文化团体常年活跃在农民中间。
面对农民富而思文、富而思雅、富而求知、富而求美的需要,沁阳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应该把送与建、送与教紧密地结合起来,既注意加大硬件建设力度,又注重培养一支不离乡土的较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。几年来,全市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小康文化的硬件建设,定期举办美术、书法、摄影、戏曲、舞蹈、曲艺等不同类型的培训班,选送农村文化骨干到大专院校进修,共培养了小康文化人才3500多人。同时,该市注重从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民间基础的小怀梆、唢呐、龙虎杂耍等入手,本着“小而精、小而特、小而专、小而活”的原则,对当地传统民间艺术和优秀作品进行再创造,赋予其小康文化内涵,贴近生活,贴近农民。
目前,沁阳市已有农民管弦乐队5家,歌舞团6家,唢呐队58家,时装表演队10个,电影放映队78个,舞蹈表演队35个,书画社团6个,文学社团6个。这支不离乡土的文化队伍推动了全市小康文化建设,呈现出全民参与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提高的新局面。